您当前所在位置: 捕鱼大作战官方网站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规划信息

访问量: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省应急厅和南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昌市应急局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的工作作风,积极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认真应对处置超纪录旱情、高等级森林火险,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大幅双下降,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有序。1-12月,全市共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103起、死亡88人。与2021年同期比,事故起数减少45起,同比下降30.4%;死亡人数减少41人,同比下降31.8%。我市发生森林火灾3起,仅占全省森林火灾起数的3.3%,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启动市级救灾预警响应2次,紧急避险转移322人,紧急转移安置127人,未造成险情和人员伤亡。

(一)始终牢记初心使命,绷紧“安全弦”

1.坚守岗位职责,永葆政治忠诚。始终牢记应急管理部门首先是政治机关,准军事化队伍,自觉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省应急厅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应急管理重要决策部署,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砥砺党性修养,坚定政治定力。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局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坚持以上率下,强化大局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重点,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读书班,通过专家辅导、现场教学、学习研讨等活动,引导我局全体党员干部把稳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做政治上的明白人。2022年以来,组织局党委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最新要求35次,主持召开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3次,集中研讨10次。

3.强化作风建设,严格政治自律。制定和下发《关于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模范机关工作方案》,召开全面从严治党形势分析会暨“七个有之”专项治理工作会,分析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形势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作风建设,充分运用好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和“四必谈”机制教育管理干部, 召开警示教育大会7次,开展“四必谈”谈话205人次,其中履职谈话61次、提醒谈话134次、任前谈话10次。

(二)全力抓好安全生产,织密“安全网”

1.强化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亲自推动,全面压紧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领导责任,调整成立市应急委和安委会,实行双“主任制”。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落实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实施方案》,在全省率先将安全生产纳入全市94个市直部门综合考核、市委巡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重要内容。集中公布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277项安全生产权力和责任清单,厘清部门职责边界。出台安全生产访谈暂行办法,开展安全生产工作访谈。创新实施安全生产“三包”监管责任制(县区领导干部包“片”、行业管理部门干部包“线”、乡镇(街道)干部包“点”),并融合“三色”预警和“四单”推进。目前全市共划分安全生产“片区”132个,包片领导189人,安全生产“点位”2099个,包点干部2246人。市、县两级共发布黄色预警15次,下达工作提醒单103份、风险警示单20份、问题督办单235份。通过全市9130个网格全面排查消防、燃气等安全隐患,各县区上报问题34202条,已整改34135条,整改率为99.8%。持续推进企业隐患自查自改工作,全市在江西省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中注册企业2102家,录入隐患53692条,整改53594条,整改率达99.8%,企业隐患排查比目前暂列全省第一。

2.力推专项整治。推进全市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巩固提升”各项目标任务落实。1-12月份,共整治范围内企业数(含建设工程项目数)14031家,辨识管控风险点11781处,其中12处重大风险点已全部管控到位。持续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共出动各类执法人员110169人次,检查各类企业35488家次,发现各类非法违法行为95902处,曝光各类非法违法行为253处,责令企业停产停业整顿237家,实体经济处罚人民币1767.23万元,报送各类典型执法案例296件。同步推进城镇燃气、危险化学品、自建房专项集中整治。城镇燃气方面:全年227公里燃气老旧管网改造任务基本完成。全市16427家使用燃气的餐饮工商业用户全部完成燃气泄漏报警器安装。危险化学品方面:指导安义化工园区开展“一园一策”安全整治提升,由高风险降为一般风险。实施危化品企业安全风险分级分类整治,指导企业对照分类整治目录逐项进行整治提升改造,通过整治,全市17家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整体安全风险大幅降低,由红色风险等级3家、橙色风险等级11家、黄色风险等级3家降为蓝色风险等级5家、黄色风险等级12家,无橙色和红色风险等级企业。自建房方面:5月以来,全市共计排查自建房664166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35236栋),并对初判存在安全隐患的6636栋自建房开展房屋结构安全鉴定,共计鉴定出c级危房1833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260栋)、d级危房1462栋(其中经营性自建房43栋)。已对全部d级危房和部分危险性较大的c级危房共计1877栋自建房(其中经营性自建房153栋)采取了停止使用、封闭围挡、定期巡查监测等管控措施。合用场所方面:组建工作专班,开展合用场所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全市共排查场所24970家,发现合用场所6318个,发现隐患问题6934处,并利用“南昌市智慧应急”小程序进行动态闭环管理,持续推进,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3.突出重点防控。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全生产15条、省50条和市70条,推动全市开展拉网式、无死角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全面提升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能力。盯紧重点时期,党的二十大、全国“两会”和重大节假日期间,全市应急系统一律取消休假,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带队进行暗访督导,市县两级安委会及市各有关部门派出督查组下沉乡镇(街道)、行政村(社区)一线督查检查。今年以来共成立督导检查组4509个,督导发现问题29629个。狠抓重点环节,加大高危行业企业监管力度,305家危化品(化工)企业责任均包厂到人,8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均落实包保责任制。

4.加强行政执法。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印发《关于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全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构建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体制。制定《说情打招呼、干预行政执法调查情况试行报告备案的暂行规定》,在全市应急系统推广“防止说情打招呼”提示彩铃,提升安全生产执法工作的公平、公正和严肃性。修订出台《南昌市安全生产领域举报奖励实施办法》,强化社会监督,鼓励内部员工及时发现举报隐患,争当安全生产“吹哨人”。认真开展安全生产执法示范活动,全市共开展执法培训27次,示范执法85次、联合执法86次、执法案卷评议42次。推动全市行政执法人员使用“互联网 执法”系统,共开展日常检查2090次,查处事故隐患3582处、已整改事故隐患3016处,开展预防性行政处罚(非事故处罚)101次、处罚金额114.72万元,报送典型执法案例53个。

(三)积极应对自然灾害,拧紧“安全阀”

1.及时抓好防汛抗旱工作切实做好防汛抗旱工作,市防办在汛期来临前梳理防汛重点工作8项,以任务交帐形式下达各地各有关单位。实行市防指成员单位包片分工制度。编印简洁实用、操作性强的防汛抗旱口袋书。制定防汛联合值班工作机制和强降水“31”风险预警应对实施细则。面对超历史记录旱情,实施赣江南昌段临时抬水围堰工程,保障城乡居民供水安全。至结束抗旱救灾四级响应,全市共投入抗旱资金2.4亿余元,抗旱人数17.7万人次,减少农业因旱经济作物损失3.1亿元,减少粮食损失5亿元。为有效应对雨雪冰冻等突发状况,制定应对雨雪冰冻灾害工作机制。

2.科学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强化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组建市级专业灭火队伍,规范化建设县级专业灭火队伍,目前市县两级专业森林消防队员达275人。制定市县乡森林火灾操作细则,明确扑救流程,提升灭火能力。制定森林消防队伍跨区调用机制,科学处置“9.10”新建区西山镇、“10.4”安义县长埠镇森林火险。全面压实森林防火责任链条,重点防火期间,市森防指加强督查检查,每周通报督促问题整改到位,共发现隐患492条,均整改完毕。

(四)提升减灾救灾能力,建好“安全墙”

1.用心用情做好救灾减灾工作摸清冬春需救助受灾群众底数,制定下发《2021-2022年度全市冬春救助工作方案》,及时下拨2021-2022年度中央冬春救助补助资金440万元。推广农房保险,加强农房信息采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农房保险共计参保274207户,缴纳保费246.79万元,理赔77户,理赔金额543450元,全市无因灾倒房重建情况。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灾害信息员队伍,各级灾害信息员已达2500余人。稳步推进市-县区(开发区、管理局)-乡镇(街道)三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体系建设,目前市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建筑面积达3042平方米,储备救灾物资可满足2万人保障需求,各县区救灾物资储备也全部按要求到位。积极创建综合减灾示范单位,打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5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乡镇(街道)2个,全省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个,全市综合减灾示范社区15个。

2.统筹协调推进防震减灾工作在全省率先完成自然灾害普查“评估区划”攻坚战,获国务院普查办通报表扬。制定印发《南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防震减灾救灾体制机制实施方案》《地震宏观观测建设及要求》《地震灾情报送管理制度》《南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职责》,修订印发《南昌市地震应急预案》。对南昌市范围内的全部11个地震台站进行逐一核查,建立基于人工智能的地震宏观观测网,新增南昌市地震宏观观测站点6个,结合虚拟微观观测台网,提升南昌市对地震异常情况的观测能力。

(五)强化应急体系建设,撑起“安全伞”

1.调整完善议事协调机制调整成立南昌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实行书记、市长“双主任”制,明确应急委办公室设在市应急局。调整市安委会和十三个安全专业委员会组成人员,明确书记、市长“双主任”制。调整健全市减灾委组成人员和机构,在减灾委统一框架下组建七个专业委员会,确保有关工作和省减灾委上下衔接、高效落实。

2.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以市委办、市政府办文件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乡镇(街道)实现“八有”(有机构、有经费、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培训演练、有示范创建),行政村(社区)实现“六有”(有经费、有固定人员、有场地设施、有装备物资、有工作制度、有隐患台账)工作要求,切实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为推动《实施意见》落地见效,市安委办、市减灾办和市应急局联合印发《南昌市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集中行动工作方案》和《乡镇(街道)“八有”、行政村(社区)“六有”建设细化标准》,明确总体目标、工作任务、具体安排和建设标准。在南昌县塘南镇召开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现场会,每月调度,及时督导。目前全市130个乡镇(街道),2065个行政村(社区),“八有”“六有”建设基本完成。

3.推进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编制印发《南昌市“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修订印发《南昌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城市内涝(地铁被淹)险情处置”应急演练、社会救援力量技能竞赛,全年开展应急演练159场(市级23场、县区136场),全面提升我市在突发事件中的协调能力、处置水平、协同能力。

(六)切实提高服务效能,筑牢“安全坝”

1.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以“减材料、减时限、减环节”为目标,全面深化审批流程再造。实现全程网办,可办率达到100%。压缩审批时间1942个工作日,压缩时间达98%。特别是在即办件上,将办结时限压缩至0.5天,将58项“一审一核”事项调整为即办件,占我局行政审批事项的86.56%。

2.持续做好考务服务。完善安全考试档案管理,按照“一期一档”要求,建立视频监控数据库、监控硬盘存储台账,强化考场现场记录,做到有据可依,有证可查。增加考试场次,解决疫情导致近13000余名考生积压问题。2022年以来,共计安排考生38417人次,审核、发放“三项岗位”人员证14407件,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发证13317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管理人员发证1090件,办结率100%。

(七)积极利用科技赋能,把好“安全关”

1.做好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完成应急通信专用网络的建设,实现省、市、县三级网络的互联互通。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供信息化支撑与保障。市应急指挥中心接入公安、消防、森林等9个部门16个系统,实时接收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类为主的全市各类突发事件和重要敏感事件信息,并联动指挥调度。

2.做实“党建 应急管理”。将“党建 应急管理”纳入党建工作建设体系,并通过预报预警模块报送165条气象快报、灾害预警等信息,上传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救灾救助文章122篇、科普视频43部,切实将应急管理工作延伸至全市基层党组织,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3.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管控能力。将全市涉及重大危险源和危险工艺的危化品企业全部接入南昌市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今年以来,共启动风险预警62次,全面提升企业风险管控水平。应用危化品登记综合服务系统,将全市76家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人员资质和危化品信息录入系统,对企业实施“一企一品一码”管理,为全生命周期监管提供基础支撑。

(八)创新推动宣传动员,敲响“安全钟”

1.深化合作,完善宣传载体。与新法治报合作,组建全媒体中心。自运营以来,微信公众号粉丝增长3万,抖音粉丝增长8000;加强与江西交通广播合作,丰富广播领域宣传,播出“南昌应急之声”“应急小课堂”“应急公益宣传”等近900次;继续深化与南昌日报、南昌电视台合作,开设“南昌应急管理”专栏专刊,成功构建“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的宣传载体格局,扩大影响力。

2.活动引领,营造宣传氛围。以安全风险防范大宣传大实践活动为引领,推动全市观看《生命重于泰山——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电视专题片1200余场次;邀请县区和部门领导、社会知名人士参与“我为安全生产来代言”拍摄,在全市进行广泛展播;精心组织参与全国网络安全知识竞赛,南昌得分675万、列全省第一;举行“安全生产月”和学习授旗训词精神四周年征文,启动“最美应急人”选树活动等。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我市选手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并获得三等奖。积极营造关注安全生产、关注应急管理的浓厚氛围,获得全国应急管理新闻宣传学报用报先进单位称号。

3.抓住重点,提升宣传实效。《中国应急管理报》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我局出台的禁止“说情打招呼”、建立安全生产“三包”监管责任制、实行市应急委和市安委会“双主任”制等创新举措;举办安全生产月、森林防灭火、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新闻发布会3场;推动各级各部门以安全宣传咨询日、执法检查、上门入户宣讲等方式,促进安全宣传“五进”有序开展,在防范化解安全风险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九)加强应急队伍建设,铸就“安全员”

1.建立归口融合工作机制。为适应新形势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以“职责在科、融合联动、归口运作”为原则,制定下发《局属机构归口融合运作方案》,将局内设机构和局属单位划分为综合协调、安全生产、防灾救援和党群保障等四个口进行归口融合运作。进一步理顺了内部工作运行机制,融合后可根据工作需要召集联席会议,组建工作专班,从而既可合理调配人员也可协调科室融合联动,达到了优化、协同、高效的目标。

2.创新设立个人勤绩档案为贯彻落实《中共南昌市委关于推进新时代勤廉南昌建设的意见》,印发《南昌市应急管理局个人勤绩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对每个人进行每月考核评分,正向激励。个人勤绩档案管理工作规范了应急系统干部职工的各项行为,主动性显著增强,工作进展卓有成效。在全局范围内开展新时代应急人应急作风大讨论,号召全体干部做“积极有为的奋进者”、“解决问题的实干家”、“勇挑重担的攻坚手”、“甘于奉献的追梦人”。

二、2023年工作打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安全需要,不断开创应急管理事业发展新局面指明了目标和方向。2023年,南昌市应急管理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率先“作示范、勇争先”,为深入实施强省会战略,推动南昌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一)构建三大工作体系

1.强化“大安全”体系弘扬“安全防范、人人有责”的思想观念,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奋力构筑“大安全”格局,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聚焦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切实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在现有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行再提升、再发力、再突破。

2.构建“大应急”体系推进“大应急”体系建设,能够有效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满足人民群众对安全的需求,这是大趋势,非常有必要。作为全省唯一设立应急委的设区市,我们将勇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创新,全力构建“大应急”格局。

3.完善“大融合”体系应急管理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应对灾害事故的特殊管理领域,新时代“大考”之下,就安全讲安全,就应急讲应急没有出路。必须让多层分散的应急管理和安全监管资源力量大整合、大优化、大联动,真正实现“有机融合”,达到安全防范的统筹部署、协调共进。

(二)开展六大攻坚行动

1.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攻坚行动坚持问题导向,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把牢安全监管先手为重点,不断推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一是进一步健全分级监管机制。督促企业厘清风险点位,形成风险管控台账,按照风险程度,实现分级管理;健全隐患排查清单台账,推动企业实现隐患排查整治“全覆盖”。二是进一步提升信息化监管水平。紧盯不放心行业领域,运用好南昌市安全生产风险预警系统和动火作业app,对企业每日开展在线抽查,每月通报结果,并将结果纳入企业分级标准。三是进一步推进执法高效开展。在年度行政执法计划中将所有负有行政执法职权的人员全面列入,涵盖各个方面,避免企业频繁接受重复检查,提升执法效能。

2.完善应急体系建设攻坚行动一是搭建“应急委与安委会、减灾委”并行运行模式,定期召开“三委三部”专题会议,各专项工作机构按照应急委的总体部署开展应急管理工作。二是制定并印发应急委工作规则、突发事件应急指挥与处置管理办法,明确突发指挥调度与协作运行等关系。三是建强市级应急指挥中心,推进指挥中心与“三委三部”工作大融合,定期召开应急形势分析研讨会并形成分析报告,提前调度部署各类突发事件。四是落实一批物资储备仓库、应急避难场所、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探索工程抢险、山地救援等队伍建设,与周边地市、企业等签订应急联动协议,提升全市应急保障能力。五是完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摸清市应急委各成员单位资源,将最新的风险点、队伍、物资、预案、案例、探头数据等导入指挥系统,形成市县应急“一张网”,提升应急管理智慧化水平。

3.强化日常安全监管攻坚行动以压实各方责任为重点,不断强化日常安全监管,切实消除监管盲区漏洞。一是充分履职尽责,深入推进“三包”监管责任制,压实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二是充分发挥市、县、乡镇、村(社区)、网格员五级合力,结合行业、县区各自特点,融合“三色”预警、“四单”工作法、网格化管理等有力举措,在现有划分“片”、“线”、“点”责任区块的基础上,形成全市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数据库。三是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充分发挥各专委会办公室和各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牵头抓总作用,分线推进各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

4.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攻坚行动一是完善监管台账。在细化危化品、烟花爆竹、非煤矿山、冶金等重点行业企业信息的基础上,进一步摸清医药、化工、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等行业企业底数,掌握各行业的分布情况、各规上企业的主要风险点和突出问题,形成安全监管工作基础资料。二是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整治“清零”。分行业制定《重大事故隐患对照检查表》,组织各企业完成重大事故隐患自查整改,形成自查整改台账档案,并将企业自查自改情况作为执法检查的必查项。三是开展重点行业领域“打非治违”。紧盯事故多发易发的危化品、冶金、建材、轻工、机械等行业领域,突出动火、有限空间、检维修、煤气、登高、吊装等作业环节,深入开展安全检查。四是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以评优评先、分级监管为推手,积极推动未达标企业实施达标创建、已达标企业做到规范运行,努力实现2023年底前规上重点工贸行业企业全部开展达标创建。

5.提升公众安全意识攻坚行动一是用好传统媒体新兴媒体开展宣传。强化与传统媒体合作,用好微信公众号、抖音等新媒体矩阵,广泛宣传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知识,进行典型案例警示,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和事故灾害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借助安全生产警示教育基地宣传。通过政府引导等方式,组织全市各级各类企业员工、社区居民、学校师生以及参加安全生产“三项岗位”考试人员进基地学习参观。三是利用各类安全生产检查契机宣传。按照“谁检查、谁普法、谁宣传”的原则,凡是进入企业、人员密集场所等开展安全生产执法检查、隐患排查时,必须对企业员工、社会公众开展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公共安全知识、避险救助知识的宣传普及。四是突出重要时点契机开展针对宣传。突出冰冻雨雪天气,防溺水、防汛抗旱、森林防火重点时节,5.12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安全日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动员全社会关注安全生产,积极参与发现和消除身边安全隐患。

6.强化应急队伍建设攻坚行动以“大应急”“大安全”理念为指导,构建“大应急”队伍,弘扬“应急文化”着力构建“选、育、用、管”培养管理全链条,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努力培养造就出一支德才兼备的应急干部队伍。加大执法培训力度,并定期组织业务考试,努力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对外充分发挥社会力量,调度网格员积极性,提升隐患排查专业性,激发问题上报积极性。

(三)强化四大保障措施

1.强化党建引领以党建统领应急管理工作,着力提升党建工作在应急管理业务的引领效力,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应急管理治理效能。坚持党建引领、系统谋划理念,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2.强化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与应急管理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决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部署要求,定期工作汇报,分析和研判问题形势,研究制定工作计划、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确保应急管理工作推进到哪里,全面从严治党就跟进到哪里。

3.强化党风廉政以作风建设为抓手,落实主体责任,重点时期开展节日廉情工作,严格做到节前提醒、节中督查、节后公示。分类分层次抓好党员干部政治学习,促进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廉洁自律意识,真正做到信仰不动摇,思想不僵化,作风不漂浮,方向不迷失。

4.强化工作落实一份工作部署,九分落实。目标的实现,关键还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紧盯不放、人人笃行不怠”的责任感,大力弘扬“说一件、做一件,做一件、成一件”的务实作风,确保各项工作落实生效。

扫码浏览
网站地图